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6331|回复: 3

阳朔县城祠堂史话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1-1-20 12:45:2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莫晓清 于 2011-1-20 12:47 编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阳朔县城建国前有“江西会馆”、“湖南会馆”、“粤东会馆”、“石阳宾馆”和“八大祠堂”等古建筑。迄今“江西会馆”和“湖南会馆”,均不完整,“粤东会馆”和“石阳宾馆”已拆毁。本文仅就县城“八大祠堂”的分布变化情况叙述如下。
       先说在西街的“黎氏宗祠”和“刘家祠堂”。 “黎氏宗祠”位于西街现在的四海饭店,曾作为阳朔镇农会会址。前后两座,为砖木结构,前座为三层建筑。1952年作为阳朔镇政府办公场所,改革开放后,阳朔镇政府迁至城中路新址办公,原“黎氏宗祠”拆建为现今的四海饭店。
       “刘家祠堂”原址在西街“江西会馆”右侧,五十年代曾作为阳朔县文化馆馆址,开展文化宣传活动。1982年阳朔县粮食局扩建 拆毁,遗址荡然无存。
       县前街分布有“莫氏宗祠” 和“王氏宗祠”。 “莫氏宗祠”位于阳朔县政府大门右侧,即徐悲鸿故居斜对门,距县政府约100米。五十年代曾作为县政府司法科和法庭审判办公场所,后作为阳朔县法院办公场所。1962年县法院搬迁后,“莫氏宗祠”成为“五七中学”办公场所。1972年“莫氏宗祠”改建为现在的兰苑饭店。
       “王氏宗祠”原址在县前街右侧紧靠张国权公馆(原国民党军委参军中将)。建国后阳朔县人民武装部即设在张国权公馆办公,改革开放后,因旧城改造和城镇建设发展需要,县人民武装部将张国权公馆连同“王氏宗祠”拆除,改建为现在的友谊宾馆。
       “朱家祠堂”原址在滨江路,1983年中国银行桂林分行拟在阳朔建立一个支行,以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。征得政府同意,动员居住在“朱家祠堂”内的住户搬迁,连同附近三家住户一同拆迁,在此建起了中国银行阳朔支行。至此“朱家祠堂”亦废了。
       “邬家祠堂”位于芙蓉路,前后中分大三空,两旁分三小空,为砖木结构楼房,大门鼓楼刻有青石匾“邬氏祖宅”四字,原鼓楼大门保存完好。1951年“邬家祠堂”分给六户贫下中农居住。据现住户赵同权老人(82岁)说:土改前每逢清明时节,邬氏族人自书家堡出发至兴坪乘船来阳朔镇祭扫祖先坟墓,最多时达百多人,自带行李留宿祠堂聚餐,直到土改结束,方终止这项活动。“八大祠堂”现今只有“邬家祠堂”保存下来。
       “张家祠堂”原址即现在的县人民医院。建国前为县政府粮库,解放后由阳朔军管会接管。1956年“张家祠堂”拆除,改建为阳朔武警营房和看守所,后武警营房和看守所迁走,改建为阳朔县人民医院。
       最后说说芙蓉路的“莫家祠堂”。为什么阳朔一个小县城有两个莫氏祠堂?前面介绍过县前街的“莫氏宗祠”属于阳朔镇樟桂村委石路脚村莫氏这支族人的,芙蓉路的“莫家宗祠”则是全县各支莫氏共有。1950年3月13日,曾在“莫家祠堂”发生“莫家祠堂案”,46名地下党工作人员和游击队员被抓,此案沉冤34年,终得平反昭雪。2002年“莫家祠堂”前座全部拆除,作为房地产开发用地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摘自阳朔行大本营网站:2008-10-26 09:03:00 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4-7 22:51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祖父解放前是地下工作者,为解放阳朔立下汗马功劳,就是因为“莫家祠堂案”被迫害致死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4-7 23:24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向莫家英烈致敬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11-4-7 23:26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曾经专门到东江纵队纪念馆收集莫姓英烈名单(绝大部分是抗战为人民而牺牲的)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新闻|族谱|联谊|宗祠|村落|故事|基金|公益|论坛|莫氏宗亲网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